摘要:若骨折仍無復位,可將后足內旋,內移,并且由外側作用內踝提供反牽引力;若存在距骨脫位,在脛骨/腓骨復位前應軸向牽引將距骨恢復至脛骨穹窿部下。

踝關節骨折多采用手術治療,術前的臨時復位也格外重要。

1959年Quigley提出的踝關節術前復位方法一直沿用至今,但是需要專門的牽引床和復雜的滑輪系統,由兩名以上醫生協作。為避免患者復位時的痛苦,還需使用麻醉劑、苯二氮卓,丙泊酚等,無疑增加了患者的費用和麻醉風險。

TimothyB發表在JOrthopTrauma上的論文展示了其基于Quigley復位方式進行的改良,僅1位醫生在無需鎮靜劑條件下閉合手法復位踝關節骨折。他究竟如何做到的?我們來分步介紹。

1.首先應行足部X檢查排除第1、2跖骨、中足骨折(若存在骨折,此法不適用)。

2.關節內注射5-10ml0.5%利多卡因(無腎上腺素),待麻醉起效后,用紗布繃帶或任何軟繩材料系于大腳趾和第二腳趾(圖1)。

3.將傷側下肢抬離床面45cm,并將繃帶固定于對側的輸液架,兩腿間放置一枕頭,這樣可確保處于最佳的復位位置(圖2)。

4.懸掛牽引2-3分鐘后(不宜超過10-15min,避免軟組織損傷),床旁透視檢查是否復位。

若骨折仍無復位,可將后足內旋,內移,并且由外側作用內踝提供反牽引力;若存在距骨脫位,在脛骨/腓骨復位前應軸向牽引將距骨恢復至脛骨穹窿部下。

5.獲得解剖復位后,采用短夾板固定,棉花填充腳趾到腓骨頭,尤其是骨突出部位,隨后石膏固定繃帶加壓。膝關節屈曲使腓腸肌松弛,踝關節背曲并頂在操作者胸前,可以防止馬蹄足,保持至石膏變硬(如下圖3)。復位后拍片確定復位效果。

你也許懷疑:這么簡單的復位靠譜嗎?

TimothyB在論文中介紹了對14例采用改良方式復位患者的回顧性研究,這些患者均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

下圖是一位22歲女性患者復位前后正側位片對比。患者后期切開復位內固定后骨折愈合良好(如下圖4)。

快速連結:骨科點點讚

R74ED41585DDFG


送給用戶體驗設計師的5條寶貴的心理學原理同房次數多會不會引發白帶變豆腐渣百會穴抗衰老功效淺釋預產期過了還不生怎麼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57w5s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